24H全国咨询热线 400-668-3536

导航

/ News trends / 新闻动态

我们将为您提供全面的行业知识

Robert

发布时间:2019-12-16 来源:Robert 浏览次数:1232次

摘要:目前高压开关设备普遍采用灭弧性能优良和绝缘强度高的SF6气体作为灭弧和绝缘介

2.断路器存在砂眼导致的漏气缺陷
2.1 事件经过
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,变电检修人员对某变电站110kV室 外瓷柱式断路器出现的低气压报警进行处理。后使用传统的接触式检漏设备对该设备进行检漏,未能发现漏气点。再次通过其他各种检漏方法的相互配合应用,成功检测出漏气位置为C相瓷柱底部存在砂眼缺陷,并根据依次制定了处理措施和方案,圆满完成了缺陷的消除工作。
2.2 检测方法
最初检修人员利用传统接触式检漏仪对该断路器进行检漏工作,未能发现断路器存在的漏气缺陷。但该设备频繁出现低气压报警,疑似出现漏气的缺陷。
到达现场后对设备开展自下而上的检测工作,自断路器下侧的充气阀门、连接管道,以及整体的瓷柱套管本体,都开展了检漏工作,但均未出现报警信号。然后采用包扎的方法对断路器进行检测。分别在上侧的套管粘合部位、断路器下侧连管、密度继电器、充气接口、瓷柱
套管本体进行检测 底部出现的砂眼缺陷验
底部进行包扎。静置一段时间后,对包扎内气体进行检测。在C相瓷柱底部内包扎内出现报警信号。为进一步确定具体的位置,通过对该部位采用泡沫法进行检测,最后在C相瓷柱底部侧面位置出现起泡现象。又经检漏仪确认,在该处确定出现了漏气现象。
2.3 缺陷处理
确定漏气位置后,根据现象对原因进行分析,漏气处为底部浇筑的平面,不是密封面或者连接部位,因此可以判断浇筑的平面位置出现了漏气缺陷。浇筑的平面表面平整无裂纹,怀疑该处存在砂眼缺陷造成漏气缺陷。因为漏气处的位置与C相断路器本体为一体式浇筑而成,不能进行零部件的更换,建议对断路器瓷柱进行整体更换。12月根据上报的计划,对断路器进行了整体更换,更换完毕对设备进行检测,未出现报警信号。运行一段时间后,设备未出现低气压报警信号,说明设备缺陷已消除。
3.多种检漏手段结合
根据现场工作的实际经验,将日常用到的检漏方法进行了总结,分别为:采用SF6检漏仪进行检漏、采用肥皂泡法检漏、采用局部包扎法检漏,各种检漏的方法都有其优点,但都有相关的局限性。但每种检漏方法相互配合应用才能确保我们工作的正常开展。
3.1 采用SF6检漏仪进行检漏
常见的SF6检漏仪为接触式检漏仪,将检漏仪的进气口置于电气设备的不同位置,检测其附近的气体内的SF6浓度,达到报警值后,显示报警存在漏气情况。
目前开始普及SF6红外气体检漏成像仪,可以实现远距离对SF6气体的运行设备进行检测,实现带电检测。同时使泄露现场直接显示于屏幕上,易于观察和进行判断。
3.2采用肥皂泡法检漏
肥皂泡法检漏,就是在设备疑似位置进行涂抹肥皂水,利用肥皂水易起泡的特点,对设备的漏气点进行判断。但肥皂检漏法只能查找比较明显的泄漏缺陷。它通常与检漏仪检漏配合使用,即先用检漏仪检出漏气点(SF6检漏仪报警)后再用肥皂泡检漏。
3.3采用局部包扎法检漏
局部包扎法检漏,就是对于设备用完整薄膜进行包扎,使设备处于密封的环境内,待一段时间后,用检漏仪对薄膜内的气体进行检测,来判断是否存在漏气。但此种检测方式不能对漏气率的进行测算,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大困难;各部分的体积值不易精确得到;体积的不确定性必然误导年漏气率的检测结果。
3.3 总结及应用
实践证明,只用一种检漏方法进行检漏的实际效果难以令人满意,因而可以采用几种方法进行综合检测。将检漏仪检漏、肥皂泡法检漏与局部包扎法检漏相结合,并逐步摸索出一个效果较理想的检漏程序;选用检漏仪检漏,检出漏点(检漏仪报警)后用肥皂泡检漏,若还检不出漏气点,再用局部包扎法检漏。并开始逐步采用新型的检漏仪来进行判断。
结束语
通过不同检测方法的相互配合使用,可以对设备进行有效的漏气检测工作。因此在对设备进行检测时,需要相互配合予以弥补,以求对设备进行完备的检测。并在实际应用中,有效地处理了各种疑难的缺陷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,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会应用于气体的检测工作。在未来也会出现多样的检测手段和设备,各种的检测方式和方法也会逐步完成设备的检测工作。
参考文献:
[1]《高压SF6设备补充气工作程序(J)》蔡振文 电世界2009(4):26~27
[2]《断路器的漏气与水分超标处理(J)》陈国庆 上海电力2003(3):267~268
[3]《变电检修》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442~449.